你糖上癮了嗎?糖癮比你想的還可怕!營養師的戒糖、減糖秘訣

總是無法控制對甜食的渴望?​飯後習慣喝一杯手搖飲或甜食才滿足?

小心,你有可能是「糖上癮」!​

​糖上癮容易造成不健康的肥胖,並增加慢性病風險,營養師傳授控糖技巧,找回身體健康。

 

一分鐘快速檢測!你是否有糖癮症?

糖癮症就是無法控制想吃含糖食物的衝動。因為血液中的糖分能刺激腦部的中樞神經,釋放多巴胺讓我們感覺很快樂,讓你沒辦法戒掉糖的誘惑。帶來的危害有血糖不易控制、肥胖、代謝症候群、第二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還有短期記憶力變差、失眠、食慾大增、焦慮。

☐ 每天都想喝含糖飲料

☐ 不餓也想來份甜點

☐ 一吃餅乾、麵包就停步下來

☐ 想戒糖卻沒有成功

☐ 心情不好時就想攝取甜食

☐ 不喜歡喝水

☐ 吃甜食會有罪惡感

如果以上這些問題中,你有超過一半的問題回答「是」,那麼你可能已經有糖上癮的狀況!

 

糖不僅是一種調味劑,更是一種能夠激發大腦快樂感的物質。每當我們攝取糖分時,大腦會釋放多巴胺,使我們感覺愉快,從而形成糖癮和心理依賴。當你嘗試戒糖時,身體會渴望這種快樂感,讓戒糖過程變得更加困難。

 

攝取過多糖分的風險

1. 攝取高糖食物和含糖飲料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,這些胰島素促進細胞吸收過多的葡萄糖,當過剩無法消耗時,機制就會將其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。

2. 長期血糖過高的話,胰臟會超過負荷工作,導致胰島素阻抗,使得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,造成惡性循環,甚至進一步導致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等健康問題。

3. 當胰島素過多時,身體細胞發出的瘦素訊號會被阻斷,就可能無法感知飽足感,讓你不斷進食,吃進過多熱量,體重也就會逐漸增加,造成肥胖及增加其他疾病風險。

​除此之外,過量的糖攝取也會影響皮膚的健康。 在「糖化」的過程中,糖會附著在細胞蛋白質上,並降解我們儲存的膠原蛋白,進而導致膚色下垂、皺紋生成和蠟黃。

 

營養師的戒糖技巧

戒糖不僅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的風險,進而減少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失智症的風險。同時,如果你是個在意皮膚漂亮、美觀,並且希望思緒清晰的人,都建議即早戒糖!

1. 逐步減少糖分攝取

不要一下子完全停止攝取糖分,應該逐步減少糖的攝取量。從每天減少1-2份含糖食物開始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糖戒斷症狀,包括抑鬱、焦慮、頭腦不清、頭痛、疲勞、頭暈等,都是因為大腦化學平衡造成的正常現象,只要堅持下去就能逐漸適應。

2. 均勻攝取營養素

對糖有渴望是因為身體沒有得到它真正的營養,建議三餐都要均衡飲食、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,蛋白質、纖維、脂肪等營養素,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。加工食品內會添加糖以增添風味,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佳。

3. 喝水

慢性脫水不僅會放大對糖的渴望,還會減緩身體的新陳代謝,使身體儲存脂肪。建議每天至少以「體重kg X 30c.c.」作為一天飲水量,促進代謝。

4. 以健康零食替代甜食

隨身攜帶一些健康零食,像是以無加糖果乾、黑巧克力、堅果取代糖,以氣泡水、無糖茶飲取代含糖手搖飲。

5. 增加纖維攝入量

纖維在身體不會被消化,能保持飽足感,有助於保持血糖穩定,減少對糖的渴望。

6. 多運動

運動運動能提升能量水平,釋放壓力,幫助消除對糖過度的渴望與轉移注意力,例如散步、騎自行車或游泳。每週至少5天,每次至少30分鐘。

7. 減少壓力,充足睡眠

如果長期生活處於慢性壓力下,對糖的渴望就會很難被戒除。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也會影響荷爾蒙分泌,引發飢餓、對糖、食物的渴望,建議每晚至少睡8小時,維持良好的作息時間,可幫助減緩糖上癮。

 

想要戒除糖的誘惑,不做螞蟻人,首先要回歸到均衡正常飲食,吃飽、睡好覺,不要讓甜食作為壓力情緒的抒發點。

有些人可能因為缺乏專業知識,採用了不正確的戒糖方法,如完全禁食所有含糖食物,導致營養不良或暴飲暴食;記得戒糖要循序漸進、避免採用極端措施,也可以尋求營養師的專業建議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戒糖計畫。

 

🔍【你有飲食、營養相關的問題嗎?】

歡迎預約營養諮詢!營養師一對一指導,給你個人化建議

 ▶ 瞭解更多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